2018年7月21日早晨07:20,“牧羊人”实践队集合完毕后,乘坐公交车于08:00准时到达目的地——曹管村村委会。村支书首先对昨天队伍的实践情况做出总结,并对今天的实践内容做简单概述。
随着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精神的落实和曹管村美丽乡村工程的实施,曹管村的村容村貌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村民们每天还是面临着责任田被积水淹没,住房裂纹、下沉、和随时倒塌的危险。水淹地、水围村,这些不安全因素时时刻刻威胁着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种植养殖收入的经济来源。
据初步统计,水淹地面积已经达到300余亩,而且大多聚集在村庄周围。目前以芦苇丛生,水鸟云集,形成了极其危险的“水围村”景象。并且由于大片农田被水淹没,农民的主导产业——小麦和玉米的种植无法正常进行,村中有大片农田变成了荒地,从而导致村民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
随着抽黄的持续灌溉,水淹地面积肯定会持续增长,形式愈加严峻,探索产业结构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为尽快给曹管村提供相关科学依据,力争把群众的损失降到最低,村支书亲自考察土质,期望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为村民增加收益。百番考虑之后在2014年开始了第一次尝试种植莲菜,但由于地下水位下降等不稳定因素使得此次种植终以失败告终。
在重重考察以后,种植大棚韭菜成为了再次尝试的目标,虽然目前大棚韭菜种植的结果还未知,但在村支书的带领下,看着大片荒废的农田,只期望这些不断地尝试最终能成功,村民能有好的收成。
对于扶贫,方法不可谓不多,远程教育就是提升农民素质、促进农民增收,构建和谐新农村的重要方式之一。
为了让大家提前对羊场的情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支书组织实践队伍与党员共同观看远程教育视频。该次远程教育主要针对中小型羊场的防暑降温、环境卫生、增水补盐、防病治病等方面由养殖专家进行详细讲解。
今日之行,“牧羊人”实践队真切地感受到了农民渴望改变现状、寻求持久发展的决心与意志,并且也在为此不断地学习和尝试的精神,而这就是新时代农民的崭新的精神面貌。
7月22日,“牧羊人”实践队在曹管村李建阳书记的提议下,针对该村村部周围环境卫生、村主干道两侧水渠内杂物清理等方面展开清扫工作,并帮助个别贫困户家庭打扫卫生。
接下来在支部书记的带领下,同学们帮助贫困户清扫屋内死角、清扫庭院、清运垃圾,并对贫困户家中生活物品摆放进行整理。同时积极引导他们养成文明健康生活习惯,鼓励他们坚定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决心,在思想上和生活习惯上先“脱贫”。
通过开展此次环境卫生大扫除活动,有效带动并提高了曹管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营造了人人共建美丽乡村的良好氛围。
扶贫帮困送温暖,真情一片暖人心。这正是对这次精准扶贫最好的诠释。



文/赵丹
审核/王利军
发稿日期/2018年7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