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十三小队”赴千阳县调研宝鸡千阳县西秦刺绣。在千阳文化局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千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工作人员和西秦刺绣民间优秀老艺人与十三小队,在千阳县文化馆办公室顺利展开座谈会。座谈会正式开始后,文化局的领导一一介绍了与会工作人员及民间艺人,然后,艺人们分别讲述了她们对西秦刺绣的传承方式及过程。工作人员讲到,为了西秦刺绣的保护与传承,千阳县每年都会组织培训班,还与县内学校长期合作培训新一代手艺人,每年举办许多比赛或者展览对外宣传,这些活动对西秦刺绣的保护和传承都起到很大作用。
通过座谈会,队员们从中深刻理解到西秦刺绣的非物质文化价值,西秦刺绣无论如何发展都不会离开四个民俗:婚俗、寿诞习俗、丧葬习俗、宗教。每一种刺绣成品寓意都不同,作用也不同。
7月21日,实践队在当地较为知名的旅游景点之一——燕伋望鲁台对游客进行问卷采访活动。在采访的过程中,队员们了解到,大多数游客对西秦刺绣的了解并不多,有的游客甚至从未听过西秦刺绣。在经过同学们一番简短的宣传后,游客们表示对西秦刺绣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游客的采访完成后,实践队来到一条较繁华的街道,开始随机对不同年龄段的行人进行采访,记录当地人对西秦刺绣的了解程度与看法。在采访过程中,队员们了解到了当地人对西秦刺绣有一定的了解,一些老年人虽然掌握刺绣的技能,但大多数都不赞成年轻人从事刺绣工作,大多数年轻人则表示西秦刺绣文化必须传承下去。随着现代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发生变化,民间刺绣布艺的实用范围大大缩小,年轻学艺者减少,一些精细的工艺制作技术后继无人濒临失传。
西秦刺绣所面临的问题也是大多数非物质文化所面临的问题,这些文化是我们的灵魂,是我们民族自信的源泉,因此对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刻不容缓。



文/赵丹
审核/王利军
发稿日期/2018年7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