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下午,山西大学文学院院长郭万金教授莅临人文学院,为全院师生作了题为“从红学到国学——中国学术的传统理路与现代视野”的学术报告。
郭教授的报告分为“红学的炽热与衰落”、“国学的方兴未艾与潜在危机”、“学在民间的知识传播”三个部分。他在详细论证了“红学”的兴盛与衰落之后,认为《红楼梦》虽然艺术成就非凡,打破了诸多的思想观念、写法和解读模式,但在价值关怀、道德指引、中华文化传统精神建构方面建树甚少,所以“红学”研究的衰落是必然的。在对中国近代史相伴随的器物、制度、文化改革历史详细梳理之后,郭教授认为虽然近代中国文化历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的国学核心品格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也不能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中华文脉依然在“整理国故”的形式下得以很好的保存。在近代学科细化的前提下,国学研究应该从大处看、从汇通处看、从长远看、从长处看,必将有光明的前景。郭教授以孔子的“私学”、汉代的“古文”、禅宗的“北住”、理学的“禁伪”、小说的禁毁为例,认为中华民族有“学在民间的知识传统”,国学的未来一定会发扬光大,为世界文明的进步定会做出巨大贡献。
报告会由人文学院总支书记雷晓青主持,人文学院副院长邰科祥出席了报告会。
郭万金系我院98级涉外文秘专业毕业生,是西安工业大学杰出校友。生于1979年的他先后师从山西大学刘毓庆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胡明教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博士论文获选2009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30岁破格晋升正教授,并被任命为山西大学文学院院长,成为山西省最年轻的教授、最年轻的院长,2013年被评为国家首批“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作者:张悠哲
审核:雷晓青
2015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