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安工业大学团委官方网站!

团情动态
当前位置是: 团委首页 -- 团情动态 -- 正文

走,到延安去!传薪火,革命圣地铸初心

发布日期:2025-10-27   点击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落实陕西省委、省政府关于立德树人工作的安排部署,感悟延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将“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活动贯穿育人全过程,10月25日至26日,我校组织120余团学骨干赴革命圣地延安,开展为期两天的“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主题实践活动。

到·启程


    前往延安的红色教育专列于山川之间穿行,车厢微团课同步开讲。从昔日延安窑洞的灯光到今日三秦大地的华章,从不容忘记的历史到新时代的使命,字字句句都叩击在青年学子心灵上。我校学子们用催人奋进的红歌齐唱点燃了旅途,对历史的敬畏、对青春的热忱,都融进了这一路向北的红色旋律中。

延·足迹


    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前,阳光铺洒,与中共七大的历史光芒交相辉映,稳稳落在西安工大学子的心上。这场确立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大会,至今仍为青年学子照亮前行之路,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中。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王家坪、枣园、凤凰山,一堂堂“行走的思政课” 生动开讲。纪念馆内阅手稿,知历史,旧址处入窑洞,行台阶,在延安的每一处红色地标,学子们聆听历史,铸初心力量。

安·携手


    延安大学校园内红色气息与青春活力交融,我校与延安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举行挂牌签约仪式。双方共同掀起红绸,“西安工业大学‘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实践基地”牌匾正式亮相。此次合作将深度链接延安红色教育资源,助力青年学子在红色精神传承中厚植家国情怀,也为两校拓展协同育人的广度与深度筑牢了合作基石。

    中国首部红色主题秀《延安 延安》,在“浮桥式”升降舞台上,党中央在延安的十三年峥嵘岁月徐徐铺展,穿越时空,观影师生沉浸式重温壮阔革命岁月,热血澎湃、感人至深。

去·未来


    为人民服务讲话纪念广场庄严肃穆,同学们列队肃立,以铿锵之声集体诵读毛泽东同志为纪念张思德同志而发表的《为人民服务》讲演稿,缅怀先烈、传承精神。

    走进延安,恰似扑进母亲温暖的怀抱。指尖抚过革命旧址的砖墙,厚重史书缓缓翻开,每一页都激荡着不灭的信仰。最难忘凤凰山麓那间小屋,毛主席曾在此写下诸多理论文章,为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指明方向。“到延安去!”这句呐喊此刻重若千钧。踏上红色征程方知,今日的和平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无数人用热血守护、用生命铸就的珍宝。

——文学院 2022级本科生  李婷婷


    站在凤凰山的窑洞前,黄土墙的斑驳中蕴藏着无数故事。这里是中共中央到延安后的第一个驻地,1937年至1938年间,先辈们就在这简陋的窑洞中指挥革命。每一位伟人都那样简朴,那样专注。许多重大决策在此诞生,没有华丽的陈设,只有褪色的桌椅,却孕育出改变中国的磅礴力量。走下山时,风拂过耳畔,我忽然明白,今日的安稳从不是偶然。革命先辈的精神应当永远铭记于心,激励我们不断前行。

——材料与化工学院 2023级本科生  韩寒


    这次延安之行,于我而言是一场深刻的精神洗礼。令我印象最深的当属舞台剧红秀《延安延安》。坐在前排,伸手仿佛就能触碰到雪的温度。漫天飞舞的大雪,挡不住红军翻越雪山的决心;战士手中飘扬的红旗,如同信念的火炬,带领我重温那段艰苦卓绝又充满激情的红色岁月。这场“到延安去”实践活动,让我对延安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它是生生不息的火种,深植于每个人心底,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2023级本科生  孙若妍


    站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前,望着伟人巍然屹立的雕像,心中满怀敬佩,仿佛能看到他指点江山的豪情与抱负。走进馆内,泛黄的纸张、锈迹斑斑的枪械、破旧的军装……一次次触动我的心灵,无声诉说着那段无比艰苦的延安岁月。墙上的老照片中,先辈们围坐一起热烈讨论的身影格外鲜活,桌上的旧油灯仿佛仍亮着微光,照亮过无数个为理想奋斗的夜晚。身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将带着这份热忱传承延安精神,让青春在强国建设中绽放光彩!

——经济管理学院2024级本科生  张佳宜


    “到延安去”,是历史的记忆,也是时代的回响。通过本次实践活动,我校学子定将会“把一切献给党”的人民兵工精神与延安精神融为一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恪守“忠诚进取,精工博艺”的校风,践行“敦德励学,知行相长”的校训。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学习与工作中,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谱写无愧于历史的青春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