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团发[2012]05号
西安工业大学2012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工作方案
为纪念建团九十周年,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按照教育部等七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进一步扎实有效地开展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为引导青年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了解民生,加深对国情、社情和民情的理解,升华对党、对祖国和人民的感情,校团委决定开展2012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服务青年成长成才为宗旨,鼓励和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去,了解国情,贴近民生,增强爱国主义情怀,勇担时代责任,以己所学,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二、实践主题
服务祖国,服务社会,青春在实践中闪耀
三、活动内容
今年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围绕纪念建团九十周年,以永远跟党走为主旋律,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传承红色革命精神;结合时代特征和社会热点,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农村党团组织建设、医疗体制改革、农村文化建设、义务教育、环境保护、民俗民风、科技创新等方面的社会调查;结合专业学习和学术创新,带课题深入企业、社区、农村、科研院所、高校进行课外学术科技实践活动;发扬志愿服务精神,深入开展义务支教、文艺演出、法律援助等方面的活动;围绕爱校建校开展寻访校友、走访优秀毕业生、宣传母校等活动。为集中力量,发挥优势,示范带动,全校重点围绕以下内容开展实践活动:
1、弘扬永远跟党走主旋律,传承红色革命精神
以建团90周年为契机,开展 以“光荣•传承•奋进•梦想”为主题的爱党爱团宣传,走访优秀党员,优秀团员,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传承红色革命精神;激发学生永远跟党走,成才做栋梁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增强学生对党、对团、对祖国的热爱。
2、开展形势政策宣讲
通过报告会、座谈会、图片展、专题讲座、文艺演出、宣传板报等形式,在普通百姓中宣传党的核心理论和国家相关政策、法规。让大学生在宣讲中不断提升自我理论素养。
3、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围绕服务陕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深入广大农村开展支教服务、农村环保、科技服务、法律知识普及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发挥我校人文、艺术学科的学生特长,开展图书下乡、文艺下乡、书画下乡;发挥理工学科专业优势,通过举办家电义务维修、提供网络技术培训等方式,为农民提供生活服务,并帮助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农业信息服务。
4、大学生志愿服务
积极弘扬志愿精神,围绕传播生态文化、宣传节能减排、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等开展各类环保志愿活动;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活动,以结对帮扶的形式,开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自护教育、文体活动、参观考察、爱心捐赠等志愿服务活动;同时,以科技兴农、基层医疗卫生、文化宣传为主题开展扶贫开发志愿服务;通过支教助教、宣传医疗、法律知识,普及和传授农业科技技术等形式为当地老百姓带去实惠。
5、爱校实践活动
通过走访优秀毕业生、寻访校友等活动,汲取校友勤奋、钻研、爱岗、敬业、奉献的优秀品质,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力,鼓励他们刻苦学习,积极投身祖国建设;通过多种实践形式对母校进行宣传,扩大母校的社会影响,提高母校的知名度。
6、其他专项社会调查
广大师生可根据自身情况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时事政治、经济热点和百姓关注的问题,选择某一主题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调查以及其他专项实践活动。
四、工作要求
1.做好组织动员工作。
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挥大学生人才智力优势,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各学院要于放假前对学生集中进行一次宣传动员,并做好《社会实践活动登记表》及《社会实践介绍信》的发放工作。下学期开学初,学生要凭《实践活动登记表》和社会实践报告报到注册,各学院要组织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予以考核,计算实践课成绩,下学期统一上报。
2.加大建设力度。
目前,我校已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校素质教育的整体格局中,并作为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重要内容,通过项目化运作、给予学分等方式,要求每一个在校学生至少参加一次(为期一至两周)社会实践活动。今年,要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通过实习实践,加强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将社会实践与学生的就业择业相结合,增强针对性。此外,还可就近就便,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基地,为更多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机会和渠道,使学生自愿参加与统一要求、组织选派与市场选择、暑期实践与平时实践、组队实践与分散实践、点上实践与面上实践、“见世面”与“长才干”“做贡献”紧密结合起来,使社会实践活动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3.务求实际效果。
按照“按需设项、据项组团”的工作要求,组织开展前期调研,掌握基层需求,根据需求进行活动立项,选拔学生组建团队。各学院可结合专业特点组织社会实践队。广大同学可结合自身优势,自行组队开展实践活动。暑期返乡的学生应在家庭所在的城镇社区或者乡村开展活动。活动前要在思想上、心理上、专业上、身体上做好准备。实践期间,要针对需求开展活动,使学生有所受益,实践地比较满意。学生返校后学校将组织开展“实践归来话成长”主题活动,交流体会收获,树立先进典型,扩大教育成果。
4.加强教育,确保安全。
各学院、实践团队要对学生加强社会实践安全培训和教育工作,增强广大参与者的安全意识,有效落实安全责任制。要制定社会实践安全预案,做到把握动态,及时上报信息,安全处置有效。
5.注重宣传,扩大影响。
各单位、实践团队及个人要重视宣传工作,注意把实践过程中丰富的活动内容、典型的先进事迹、生动的社会实际和深刻的个人感受及时报道出来产生示范效果。
6.注重总结,加强表彰。
学校将于9月下旬召开社会实践总结表彰大会,对评选出的优秀调查报告、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和宣传,并择优申报全省、全国社会实践先进团队和先进个人,将社会优秀实践成果汇编,进一步巩固社会实践的成果。
其他有关事宜见本方案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