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安工业大学团委官方网站!

学习园地
当前位置是: 团委首页 -- 团务档案 -- 学习园地 -- 正文

中秋: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发布日期:2016-09-15   点击量:

中国青年网北京915日电(记者李川)“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代诗人王建的一首《十五夜望月》,道不尽中秋佳节思亲望友的绵绵愁绪。每年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是当下我国与春节、端午节并称的重要传统节日。

  唐宋以降,诗词类文学体裁盛行一时,加之文人雅士于中秋时节吟诗赏月雅趣的风行,为后世留下众多吟诵中秋圆月的文学作品。这些诗词歌赋,寄托于中秋月夜,或把酒言欢、或吟诗作词、或遥念亲友、或感时悲秋,于字里行间散发出浓浓的离愁别绪,在一个以团圆为主题的节日里,反而表达出一缕“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的感伤情怀。

  多元起源,众说纷纭议中秋

  作为时下我国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以赏月、团圆为核心主题,千百年来未复其变,其后涵括进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更是丰富了中秋节的文化内涵,与各类民间习俗、信仰一起,熔铸成中秋节的多样基因。

  古往今来,神州广域,相关中秋节的称呼纷繁众多,类如八月节、玩月节、拜月节、追月节、女儿节、团圆节等等,一方面其反映着中秋节起源流变过程中的多重内容,另一方面体现出中秋节的历史感和地域性。

  在我国,学界一般的观点是中秋节始于初唐,盛于两宋,延至明清而并坐于元旦(春节)、清明、端午、重阳等节日了。但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民俗学副教授王娟看来,与其他传统节日相比,中秋节的历史远非人们想象得那么久远。

  “依据有二,一是唐宋以前的文献典籍中我们几乎看不到任何有关中秋节的文字记录,更没有有关中秋节的重要食物月饼的记载。二是成熟且完整的传统节日不仅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多彩,而且结构形态完整。”王娟谈到。

  对此,王娟对比道,例如春节,从腊月二十三一直到来年的正月十五,几乎每一天都有固定的活动内容,相比较而言,中秋节似乎有点过于简单,因为除了吃月饼、玩月、拜月,我们几乎找不到更多的、程式化的节日内容和庆祝方式。

  文献记载中相对单调的庆祝活动内容成为王娟定义中秋节的重要依据。“宋代吴自牧《梦梁录》中记载‘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登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髙歌,以卜竟夕之欢’,又如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中记载‘携榼湖船,沿游彻晓’,‘苏堤之上,联袂踏歌’等,在我看来,这些描述中的中秋节更像是达官显贵和市民阶层的一种娱乐和游艺活动,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民间节日。”王娟说。

  经过详实考证,王娟提出应该从官方和民间两个角度来回溯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是在辛亥革命以后才开始成为一种全国性的节日的。”王娟认为,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改农历为公历,并对传统节日进行了调整,将传统的农历元旦,即正月初一的传统名称,挪至公历的一月一号。然后又依次制定了春、夏、秋、冬四个节日,即原来的农历正月初一元旦更名为春节,端午节更名为夏节,八月十五更名为秋节,冬至更名为冬节。

  “这就是说,从民国时期开始,中秋节,也就是秋节,才成为一个举国欢庆的节日。从民间的角度看,中秋节尽管不像其他节日一样历史悠久、成熟完整,但是却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且带有明显的仪式和信仰色彩。”王娟告诉记者。

  仁智各见,虽然学界关于中秋节演变的观点不尽相同,也存在着诸如祭月说、玩月说、女节说等多种起源说法,但这并未影响到中秋节千百年来从文人雅士至民间百姓的扩沿和充实,反而佐证了中秋节传承千载的丰富文化内涵,蔚为大观。

  如今,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依然传承着祭月、拜月、赏月、吃月饼、饮桂花酒等丰富多彩的传统风貌习俗,经久未息。中秋节也以月之圆寓兆人之团圆,成为他乡异客思念故乡亲人、祈盼丰收、冀愿幸福生活的一种寄托。

  诗词寓情,每逢中秋倍思亲

  唐宋时期,于中秋时节赏月畅怀的娱乐和游艺活动不断臻于推崇流行,加之诗词类文学体裁的发展成熟,为文人雅士抒情言志提供了完美的文学载体,因而两朝六百余载为后世留下了灿若群星的以中秋为主题的诗词作品。

  王娟觉得,唐宋时期中秋赏月活动的盛行源自于两汉时期的玩月遗风,“中秋玩月说始于汉代,据文献记载汉武帝曾建造一座俯月台,台下是一个广袤千尺的池塘,登台以眺月,影入池中,据说此为玩月之始。此后,玩月、咏月之风盛行,至唐朝时期,弥极其盛。 ”

  唐宋时期作为达官贵人、文人君子的雅趣,自宋代之后开始进入市民阶层的生活,步入寻常百姓家,并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延续至清末民初。每逢此夜,世人 “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买卖,直至五鼓,玩月逰人,婆娑于市,至晓不绝”,玩月之风一时无两。

  唐代诗人刘禹锡曾作《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其中写道“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以中秋玩月排遣愁绪,寄寓悲凉之感。

  无论是他乡思亲望友,还是感时悲秋,唐宋时期的大多数诗词都往往绕不开这两个主题,也映射出其时作者咏月玩月的独特内心情境。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作《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一诗,其中写道“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以望月之景映照出诗人凄苦怅惘孤寂之情,也以明月年年如是对照出自己的无常人生,感慨万千。

  而宋代文学家苏轼曾写过《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阳关曲·中秋月》《念奴娇·中秋》《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等多首相关中秋主题的词,借以抒怀言志、思念亲人。

  像我们耳熟能详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或者兼具喜悦与哀伤情绪的“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抑或是倾吐思念悲愁而又洒脱不羁的“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以及历尽沧桑慨叹世事如梦的“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月圆人缺,苏轼的感怀是千百年来中秋所内涵的特质,也是众多文人雅士的缩影。每逢天高云淡、秋高气爽之时,一轮皓月当空,与千家万户的灯火交相辉映,便会引发多少孤苦异客慨叹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无端怅惘。

  当然,众多文人当中,也有类如明代徐有贞的朗然愉悦,其《中秋月》一词情绪高昂,“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王娟认为,古代以中秋为主题的神话故事、诗词歌赋都是先人留给今人的宝贵文化财富,“每年中秋节是我们增长传统文化知识素养的一个好平台,我们不应该只将焦点局限在月饼上,而是精选诗词歌赋,多读多学,特别是在中小学教育理念上多倾向类似的文学精品,增加国人的文化自信。”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如今,中秋节被国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经整整 10 年。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成为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传统节日,甚至被华人华侨传播至世界各地,成为中华文化与异文化相互交流、认知、融合的一座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