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安工业大学团委官方网站!

学习园地
当前位置是: 团委首页 -- 团务档案 -- 学习园地 -- 正文

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 习近平与老区人民在一起(一)

发布日期:2019-06-24   点击量: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现在国家发展了,人民生活改善了,我们要饮水思源,不能忘记革命先辈、革命先烈,不能忘记革命老区的父老乡亲。”2019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于都参观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时动情地说。

“不能忘记革命老区的父老乡亲”,是承诺,更是行动。

河北阜平、福建古田、山西吕梁……习近平的考察足迹遍及多个革命老区。脱鞋上炕、唠家常、打糍粑……镜头记录下习近平与老区群众在一起的温暖时刻。

“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自己是从哪里走来的”,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梳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与老区人民在一起的亲密瞬间,与你一起追寻来时路。


河北阜平

——盘腿上炕同乡亲手拉手

党的十八大后仅一个多月,2012年12月29日,习近平冒着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严寒,驱车300多公里来到地处太行山深处的阜平县看望慰问困难群众,考察扶贫开发工作。

阜平是革命老区,是当年晋察冀边区政府所在地。阜平县也是全国重点贫困县。习近平对老区干部群众十分挂念,元旦前特地来到这里看望。

30日一大早,习近平来到地处深山的龙泉关镇骆驼湾村,逐一走进困难群众唐荣斌家、唐宗秀家看望,盘腿坐在炕上,同乡亲手拉手,详细询问他们一年下来有多少收入,粮食够不够吃,过冬的棉被有没有,取暖的煤炭够不够,小孩上学远不远,看病方便不方便。

习近平在龙泉关镇骆驼湾村看望唐荣斌老人一家。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摄

唐荣斌回忆当时的场景:“总书记问我们平时吃什么,能不能吃饱。我说能,这不马上要吃早饭了。老伴就把锅盖揭开了,总书记就下炕看,里面蒸着瓜、土豆、大米饭、白馍馍。他拿出一个土豆,掰了一块放进嘴里,还让其他干部都来尝一尝。”

习近平在龙泉关镇骆驼湾村困难群众唐荣斌家,与随行人员一起品尝蒸土豆。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摄

“革命老区和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习近平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山东临沂

——与“老支前”对话:“请你批评指正。”

2013年11月24日至28日,习近平在山东考察。25日上午,他来到位于临沂的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向革命烈士纪念塔敬献花篮,参观沂蒙精神展,听取沂蒙地区革命战争历史介绍,并会见了当地先进模范和当年支前模范后代代表。

习近平在临沂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参观沂蒙精神展并会见当地先进模范和当年支前模范后代代表。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摄

临沂是革命老区,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习近平深情地说,我一来到这里就想起了革命战争年代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在沂蒙这片红色土地上,诞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沂蒙六姐妹、沂蒙母亲、沂蒙红嫂的事迹十分感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25日下午,习近平来到临沭县曹庄镇朱村,观看这个抗战初期就建立党组织的支前模范村村史展,了解革命老区群众生产生活。在83岁的“老支前”王克昌家中,他挨个房间察看,并坐下来同一家人拉家常,关切询问家里有几亩地、搞柳编能挣多少钱、还有什么困难?

习近平在地处沂蒙老区的临沭县曹庄镇朱村亲切地拉着83岁的“老支前”王克昌的手去他家看望。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摄

习近平说,我们这一代、下一代都要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前,让老区人民生活得更幸福。喜欢看电视的老人插话:“总书记讲话我天天听。”习近平说:“请你批评指正。”

听老人说家里的生活有了改善,习近平很高兴。他强调,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但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那些为新中国诞生而浴血奋战的烈士英雄,不能忘记为革命作出重大贡献的老区人民。